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展馆北里12号通广大厦15层,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
邮编:100125
电话:010-53675071
邮箱:ssnyfh@vip.163.com


当前位置:

中国农机化导报   2021/11/30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近日在2020多多农研科技峰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农业数字经济规模是5778亿元,预计到2025年能够达到1.26万亿元,抓住数字技术机遇,快速发展农业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春江院士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做科学决策,可实现多因素协同和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劳动,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人工劳力不足、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等问题。在未来的无人农场中,再也看不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场面,而是各式机器高效、有序地工作。

“智慧农业实际上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多个先进生产力要素融合后农业产生方式的变革,是农业信息化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生产系统的智慧管控能力,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赵春江院士说。

赵春江院士还强调,电脑替代人脑、机器替代人力、自主替代进口,这是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最重要的三件事,为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和社会力量,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携手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研制核心产品,加快产业化应用,引领农业变革。

农业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点应用,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发现规则和知识,构建知识图谱,通过网络可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知识服务。

据悉,赵春江院士团队研发的基于大数据的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目前已覆盖3550个品种的全息知识图谱库,包含知识图集超过1000万张、农业知识200万条、生产管理模型1.2万个。这一平台有近千万用户,平台上不仅有2690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300个、以及近50万基层农技人员为农民答疑解惑,还有智能问答机器人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平台实现了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三类人群互动,盘活了现有农业科技资源,解决了农民和专家两张皮的问题,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相关链接:

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到底有何区别?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数字农业或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那么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农业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智慧农业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或智慧经济形态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途径。

智慧农业是建立在数字农业基础之上,智慧农业是一个理念性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并不如数字农业那样具体和明确。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智慧农业”是云计算、传感网、3S等多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实现更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支撑、更透彻的农业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数据资源、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贴心的公众服务。“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于一体,对建设世界水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