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园艺资讯 2021/11/11
“一粒种子,可安天下”,作为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立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尽快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北京市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积极助力“种业之都”建设,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图片
在北京市丰台区,有一个专门的种子品种展示基地,该基地集品种评价、品种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主要承接一年一度北京种业大会蔬菜类品种展示工作,并承担部分农业农村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部署的农作物品种评价工作,它就是丰台区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该基地为各个制种单位及育种科研单位的品种试验和展示工作提供便利,于有形中助力种业科技攻关。如今,该基地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并授予牌匾,全国范围内首批认定的60个基地中北京仅2个。2021年10月18日,第29届北京种业大会在这里成功举办。今天,《温室园艺》小园子就带大家一起“探秘”这个良种展示基地。
种业展示中心
第29届北京种业大会品种展示
该基地占地280亩,其中设施面积50亩,包括6栋智能温室、10栋日光温室和10栋塑料大棚。在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期间,展示基地集中展示了来自3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1200个作物品种。参观完整个基地之后,小园子发现,温室大棚对一年一度的品种展示大会尤为重要。据了解,每年大会都在10月份举办,参与展示的茄果类作物需要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就必须在夏茬口进行育苗工作,“越夏茬”番茄的栽培对园区的种植者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那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塑料大棚
智能连栋温室
采用温室大棚进行栽植,能够为众多品种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温室种子展区采用无土栽培种植方式,温室两侧安装有风机-湿帘,用于夏季温室降温,并配备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检测设备,依据作物每个时期的生长需要,调控设施环境,做到精准化,统一化种植。基地种植技术负责人梁海坡表示,为保证茄果类等作物在会期期间达到较好的展示效果,基地经常会在夏茬口进行育苗,此时对作物生长环境调控和植株管理方式要求都较为严格。“由于夏季温度过高,引发番茄植株徒长,节间距过长,影响了营养运输,导致番茄的第一穗果生长状态很差,管理中通常要把第一穗果去掉,保留二穗果用于展示”。这也是他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这个方法很有效,大会期间各个番茄品种都“斗志昂扬”,如期“争艳”。小园子看到,会期结束,很多展示品种也并未处理,据介绍,很多公司也会在基地观察自家品种后期的表现性状。除大会外,日常也有制种公司或科研院所来进行品种试种试验,或带种植者前来观察品种生长情况。
温室精量施肥机
黄瓜品种展示温室
园区气象站
第29届北京种业大会会场
除了品种展示功能外,基地还积极开展北京市中小学生农业劳动教育基地活动,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基地已经形成了农业全产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了与种子基地立体性展示(如种子、育苗、定植等)相对应的实践劳动教育。该基地已接待北京市13000多人次的农业实践教育活动,是北京市唯一以“种子”为主题的标杆农业劳动教育基地。
采用种业展会+品种展示基地模式能够更直观、更有效地服务种植者“种地选种”,搭建一个可视化的种业信息转化平台,促进北京种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在北京“种业之都”建设的大舞台上,设施农业必将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